决策中国

浏览:

石学敏

已送: 鲜花

别名:
职业: 医生、学者

出生日期: 1938年6月
籍贯: 天津市

主要成就: 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简介: 石学敏院士博览群书,采众家之长,集中外之萃,学验俱丰,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深受患者信赖、同行赞誉及国际友人的欢迎,被中国工程院院长、著名科学家朱光亚誉为“鬼手神针”。

人物风采

新闻

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刺法精髓

石学敏院士在运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等急危重症的同时,在临床上强调“醒脑”即“醒神、调神、安神”的重要性,形成了以脑统神、以神统针、以针调神的学术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学“神”的理论学说。 ...

内容来自:

人物介绍

 

  石学敏教授,1938年6月出生于天津市,1962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世界著名中医针灸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针灸学会高级顾问,天津针灸学会会长,欧洲传统中医协会顾问,联邦德国巴伐利亚洲中国传统医学研究第一副院长。
  
  石学敏院士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学科学术带头人,从事针灸学和老年医学的临床、科研以及教学工作已愈50年。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使得他师古而不泥古,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形成了其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石学敏院士始终如一地坚持继承发展和弘扬中国传统医学,坚持"中西结合、融西贯中"、针药并用、形神兼备。他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取得了显着疗效,创造了世界医学史上的神话。他率先提出针刺手法量学理论,并开展相关研究,对捻转补泻手法确定了新定义和量化操作,使传统针刺手法向规范化、量化发展,极大的推动了中医现代化进程。依据五十年的临床经验,结合独特的学术思想,先后开发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三类新药"脑血栓片"、"丹芪偏瘫胶囊"...
  
  石学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
  
  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将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针灸学科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中医、针灸学科及医、教、研基地。他创立的“醒脑开窍”针刺法,显着提高了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疗效;他率先提出针刺手法量学理论,使传统针刺手法向规范化发展;他研制了丹芪偏瘫胶囊治疗中风病,取得良好临床疗效;他提出“石氏中风单元疗法”,使中风病治疗系统化;他首次开设针刺治疗高血压门诊,强调中风病的二级预防。他带领的针灸学科以针灸治疗神经疾病、心血管疾病、骨伤疾病、皮肤疾病、妇儿疾病、精神疾病等多学科疾病,均取得卓越疗效。天津针灸学科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治学态度严谨求实,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①重视经络辨证,科学地阐发《灵枢经脉》篇中十二经脉病候的原旨,阐释了“是动病”、“所生病”内涵。对针灸临床辨证、取穴及分析疾病预后有切实的临床指导意义。②强调辨病为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对“病”基本病机的认识,并根据基本病机制定治疗主法。为疾病的针灸治疗开辟了规范化、科学化的针灸治疗方案。③以调节“脑神”为核心创建了治疗脑病的新法则。“凡治之法,必先本于神”,“醒脑开窍”的治疗原则不仅应用于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合并症,还应用于脑外伤或脑手术后恢复期、多发性硬化症、锥体外系病变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和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心理性疾病以及剧烈疼痛等方面。④针刺手法是关系针刺疗效的关键环节。石学敏院士认为针灸学科应该有自己科学的量学观。他对针刺手法的四大要素针刺作用力方向、大小、施术时间和两次针刺间隔时间的科学界定,使针刺疗法更具有规范性、可重复性、可操作性,从而使针刺治疗由定性的补泻上升到定量的水平。⑤重视“经筋发病”。根据“以知为数,以痛为腧,燔针劫刺”的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疾病制定了排刺法、透刺法、围刺法、阻力针法等治疗方法。
  
  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十分注重学术传承。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既强调理论学习,更强调临床实际能力的培养,并注重完善知识结构和外语能力培养。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20余名,培养学术继承人20余名。他同时注重培养学术梯队,形成了以王舒教授为带头人的针刺治疗脑病教育部创新团队。并已在全国建立针灸分中心48个、院士工作站17个。
  
  在科研方面,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带领团队对中风等数十种疾病进行了临床研究,并对中风、痴呆、高血压等疾病从组织、细胞、分子基因等多水平揭示了针刺作用主要机制。历年来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17项,其中国家级课题4项(国家“973”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攻关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13项,科研经费2460.8万元,主编著作40余部。历年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8项,三等奖9项,教学奖2项。
  
  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致力于针灸学术交流,先后赴世界100余个国家及地区讲学与诊疗,并就针灸临床与机理研究,开展与德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国际合作,为中医针灸走向世界做出突出贡献。

 

词条图册

查看大图 ×
查看大图 ×
查看大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