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栏目

名人百科 专栏

历史

历史上的今天

加入我们

我要合作 入驻 微百科

为国铸重器的“钢铁侠” ——记我国特殊钢和超高强度海工附件专家殷匠

作者:来源: 2020-05-09 18:46

“与日月兮同辉,伴中国梦同行。命运,曾让他承受太多苦难与挫折,却也给了他勇气和毅力;时代,让他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代功臣,为制造强国的建设奠定了坚实'...

 

“与日月兮同辉,伴中国梦同行。命运,曾让他承受太多苦难与挫折,却也给了他勇气和毅力;时代,让他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代功臣,为制造强国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信念,让他将全部青春和智慧奉献给了自己热爱的科研事业,先是解决了周围束缚钢铁行业发展的现场质量问题,此后凭借自己的胆大心细,多次临危受命,接受挑战,开发新产品,帮助国家度过危机。他如同新中国建设中的一颗闪光星辰,从不因岁月的逝去而消沉,更不因时代的更迭而泯灭,耄耋之年仍然闪耀着自己的光芒。”这是2019年6月18日,中央电视台表彰当代英才人物、中国改革开放贡献人物殷匠时给予的高度评价。

“侠”者,天下有难挺身担当者也。2020年春节前,笔者在江阴有幸见到了著名特殊钢和海工附件专家,现任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兴澄特种钢公司首席专家的殷匠。这位仍然活跃于发现、发明和创造第一线的耄耋老人思维敏捷,和蔼可亲,见到家乡人非常高兴。

秉承家风誓报国

殷匠出生于1941年5月1日,原名徐昉。3岁前,他曾在湖㳇的外婆家生活过一段时光,张公洞、土地庙,是他和伙伴们的嬉戏之地。夏天,他们在河边戏水;过年时,精彩的调龙灯能让整个山村沸腾起来。

表舅公是徐悲鸿父亲的密友,扎灯笼的好手。殷匠至今记得,冬天,表姨娘在大大的浴锅里帮他洗澡的情形,还有山镇老街上元宵汤圆和小笼包子的醇厚滋味,这一切就像湖㳇淳朴、和善的民风一般,给了他最初的人文底色。

殷匠4岁时,到了上海父亲身边,正是日伪时期,殷匠依稀记得大人讲他们家弄堂里,就住着慰安妇。抗战胜利那年的8月,举家迁往四川北路海宁路三德里10号。

殷匠后来知道,他的家实际是共产党的地下据点,白色恐怖的年代,这里是庇护共产党员和民主人士的绿洲。他清楚地记得为救助地下工作者而担心受怕罹患心脏病的母亲对穷苦人的施舍,有一次母亲还将一名赤脚受伤的乞丐带回家,帮他包扎伤口。

在儿时的殷匠眼里,父亲是神秘而忙碌的,如今他才恍然:当年父亲公开身份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国际问题研究所中校研究员,实为党的地下工作者,他保卫的人正是电视剧《潜伏》中“余则成”的原型。

那时,父亲偶尔得闲,会将小殷匠抱在腿上一起读书。家中虽不富裕,但父亲很喜欢买书。殷匠记得家里有很多儿童故事书,那是他的最爱。父亲也经常给他讲百日维新等历史故事,告诉他,我们的国家只有强大了,才不被他人欺负。“父亲还说过,无论发生什么事,祖国都是我们最温暖的家和归宿。”在他眼中,父亲睿智、正直,他很崇拜父亲。

殷匠和父母一起迎来了上海的解放。“父亲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我到新华书店订了新少年报”。父亲在公安局工作,在民主妇联接受了培训的母亲也成为上海市人民法院的首批工作人员。双亲都为巩固新生政权竭尽全力,这也给了殷匠选择人生道路和社会担当的启蒙。

1955年,父亲受潘汉年冤案波及而入狱,殷匠也自此遭遇了一系列不公正待遇。然而,父母亲的言传身教以及他们身处逆境时的坚定信念,指引着殷匠在那段艰难岁月里勇毅前行。

在复兴中学和华东师范大学附中,殷匠遇见了良师益友。他说,“高中阶段形成的自信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让我终生受益。”为此,他一直心存感念。那时,每天放学后,在附中的环形煤渣跑道上,都能看见殷匠挥汗奔跑的身影,这塑造了他健康硬朗的体格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高中毕业,因家庭原因上不了正规大学,殷匠进入了上海第五钢铁厂(简称上海五钢)创建的上海冶金工业半工半读专科学校(1960年改称上海钢铁工业专科学校)。就是这所学校决定了殷匠成为钢铁侠的一生。

创立于1958年4月的上海五钢(2002年并入宝钢集团),是军工用特种钢厂,同年秋,殷匠和同学们参加了上海五钢转炉车间的基建劳动。工地是抗战时期淞沪战役旧战场,随处可见的白骨和弹药震撼了他年轻的心。同时,他也被正在拔地而起的大型钢铁企业的气势,被祖国钢铁行业未来的发展蓝图深深吸引。

醉心科研数十年

1962年毕业后,殷匠被留在了钢厂特殊钢研究室。“文革”十年,被下放到车间从事三班倒作业,他非但不气馁,而且主动要求从事技术难题最多的有毒有害工种,还利用工余时间钻研实际问题的理论解答。

当时紧急军工合同很多,苏联牌号和美国牌号品种混杂。他所在的二次加工车间,大多数品种仅有技术标准,没有同时引进生产工艺。加上政治运动的影响,企业管理混乱,不仅特殊冶炼而成的原料在二次加工中频繁开裂报废,而且就在殷匠身旁,错误的工艺规程常常造成工人伤亡。

眼前的一切驱动他寻求解决办法。虽然当时他并没有资格接触核心机密产品,也缺乏正规科研条件。但他对于自己认准的事总是十分坚定,也许这是宜兴人的“犟”劲使然。他干脆住进厂里,坚持用自己独创的土法研究废品,通过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反复试验和思考,终于逐步掌握了八大类钢种的开裂规律和解决难题的有效途径,并与基层干部和工人们一起逐渐形成了防、治裂纹废品的系统工艺,猛减了投入产出比,加速了生产进度,更大大降低了工伤事故率。

根据学术刊物和钢厂军工史记载,殷匠在10年“文革”中,不仅主持形成了用于海陆空即舰艇坦克枪支弹药和飞机火箭等特殊钢材料的冷拉二次加工新工艺,而且有科学发现……

在生产现场。

在钢厂,殷匠可圈可点的技术和管理攻关业绩也可以细数很多,在此略举一二。

根据海军装备部一位首长的回忆,1975年美国和越南停战协定签字后,胡志明市急于扫清湄公河三角洲的水雷,因向苏联求助未果,转而找到周恩来总理。于是我国海军装备部接到研制扫雷装备的指令,其中关键的磁性材料难以落实,便找到了上海五钢。五钢在生产扫雷用电磁纯铁圆钢时按书本的工艺却因发生大量冷拉内裂而无法生产。殷匠分析出原因后,与各班组工人们制定了极简的工艺并参与实施,仅用一周时间就完成了半年的欠交合同。

1984年,国内某航空厂装配成战斗机交付空军或援外的214台航空发动机后舱发现裂纹。钻研钢材断裂规律的殷匠临危主动请命,几经计算和模拟试验,他以科学原理为底气,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代表上海五钢签署发动机可以使用的书面保证,避免了涉及国防和外交的特大事故。多年后那批发动机安然服役完毕。

勤学善思获真知

有道是“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对于殷匠来说,“师度”的机会太少了,因而六十年来,他始终坚持自度为主,实践为师。

殷匠很早就开始自学第二、第三外语,他听广播,上夜校,先后掌握了多门外语,也由此获得了许多出国学术交流的机会。美蓓亚微型轴承公司等多个跨国公司曾经邀请他加盟。

他们异口同声说,殷先生,很多人懂外语,既懂外语又懂专业的人也不算少,而懂数门外语又掌握几种专业的人就很少了。再加上你有现场管理和操作的语言……对此,殷匠只说了一句话:离开现场我的创造力就会减弱。

与巴西矿冶公司(CBMM)的前任(左)和现任负责人(右)合影。

1992年,51周岁的殷匠作为超龄考生,通过了7位教授的附加面试,圆了他的清华梦。此后6年,他边工作边学习,完成了研究生课程,获得材料学博士学位。他作为内部级别的博士论文,其各项研究结果20余年来也在各企业流传和应用于产业化至今。

为国铸器攀新高

2006年,65岁的殷匠从宝钢业务专家、教授级工程师岗位上退休后,又在返聘的五年中,实现了多项国际前沿产品的研究和生产,其中包括党和国家领导亲自关注的南海移动国土-第6代半潜式深海平台“海洋石油981”项目急需的R5级系泊链系列材料的发明和产业化。

耄耋之年,仍在兴澄特钢献身科研。

海水中系泊链组成反方向支撑半潜式平台等浮体的庞大系统,也可以是舰艇、岛礁必备的锚泊通用件。2006年,应南海形势而立项的国家战略项目“移动国土-海洋石油981”平台,是根据200年一遇的极端气象设计的第6代3000米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原计划全部引进国外技术。而在国际招标中,各国均达不到设计要求,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在2007年底紧急转向国内企业,当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一举胜出。

链的性能由材料决定,亚星此次胜出的秘密武器,便是殷匠团队完成的世界唯一符合国际最高标准的R5级超高强度系泊链钢和链制造技术这一授权发明专利,其中控制屈强比技术,国外至今未能掌握。R5级链2008年获得美国船级社的生产认可证书,链环经受超16级台风考验,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项目特等奖。

对此殷匠并不满足,更没有止步,他带领团队继续在海洋链领域默默深耕10多年,终于又有了新的飞跃。

2019年4月22日的《科技日报》头版有报道称:“殷匠开发出世界最高级别海洋系泊链钢”。报道说,他们“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出R6级系泊链钢,以满足我国新型中深水海洋钻井平台安全、绿色作业的需求,为‘国之重器’提供重要的保障”。

现场科研显威力

逾半个世纪以来殷匠不仅屡次将挑战转变为科研成果,更创造了“现场工程师学术化模式”。2019年9月18日《中国船舶报》报道兴澄特钢集团“全程采用了坚持现场自主研究的正高级工程师殷匠提出的‘现场工程师学术化模式’。”报道指出,“殷匠具备全面的特殊钢和海工构件的工艺和材料知识、技能,和驾驭、整合产业链上下游的科研开发能力,寻求国际合作的能力。”

现场工程师学术化模式,是指学术研究的课题来自生产一线发现的问题,其目的在于发现规律和解决问题,问题导向和实用性原则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同时,有效知识和有效成果能快速转化为产品。

在奥斯陆挪威-德国船级社总部与专家们讨论。

现场工程师的优势是实践经验丰富,缺的是学术研究能力。为此,殷匠坚持带领有实践经验的研究生和年轻工程师们进行学术化训练,定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使他们逐步形成了全面的知识系统和承担指挥产业化的能力。该模式目前已被5个企业采纳,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硕果累累更奋发

与“钢”结缘的六十载,殷匠或因缺少经费,或因时间紧迫,常常自掏腰包搞科研。有了成果后,他又不愿将精力浪费在申报奖项上。始终在一线的殷匠并不在意个人名利。或自赋使命,或临危受命,他的快乐源自规律的发现和应用。据粗略统计,他成效显著的成果9成以上未申报奖项或未写上他的名字。

即便这样,殷匠还是先后获得过国防科工委献身国防事业荣誉奖章及其他表彰;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3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等奖等省部级奖励10余项。2019年,获评当代英才人物、中国改革开放贡献人物,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他主管的超细晶弹簧带钢等产品多次获得国家质量金、银奖,他设计的诸多品种的基本成分和关键工艺参数目前仍在被应用。

他不仅促进了钢铁相变新理论的形成,在国际上率先开发和实现产业化的品种还有:内燃机气阀钢,晶内铁素体非调质钢。他还攻克了包括863、973项目在内的难题。根据6大企业提供的数据,殷匠60年来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有数百亿,还协助3个企业超越世界先进水平。

耄耋之年的殷匠,其创新能力更实现了井喷。近日,他又申请了国际专利。他说,“戊戌七君子”之一的徐子靖是我的伯祖父,他探索改变中国命运的精神时刻激励着我,“兄弟五进士、父子三翰林”的读书家风让我不敢懈怠。殷匠表示,有生之年,还要为祖国的钢铁事业再作奉献。

【人物档案】

殷匠,原名徐昉,1941年出生。特殊钢和超高强度海工附件专家,正高级工程师,兼职教授,兼职翻译,上海市劳模。他是经历了另类成长道路的工学博士,逾60年的工作和劳动中,掌握了多种操作技能,开辟了新的研究模式。他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几乎全部实现产业化,获多项国家奖励。

撰稿:戴 军 史思涵

摄影:蒋 瑜(部分图片由殷匠先生提供)

凡本系统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系统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系统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精彩展示
入驻名人
  • 吕律

  • 林天东教授

  • 沈安良

  • 李扬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