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栏目

名人百科 专栏

历史

历史上的今天

加入我们

我要合作 入驻 微百科

张钰哲的仰望星空之路

作者:来源: 2022-05-24 14:15

张钰哲在60cm反射望远镜旁工作。  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天文学家,中国近代天文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钰哲曾留下诸多“第一”—&mdash'...

 

张钰哲在60cm反射望远镜旁工作。

  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天文学家,中国近代天文学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钰哲曾留下诸多“第一”——成为第一个发现新的小行星并命名为“中华”的中国人;发起并组织中国第一次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的日食观测行动,并拍摄了中国境内的第一张日全食照片和第一部日全食彩色影片。

开启仰望星空的爱国之路

  张钰哲出生于福建闽侯县城的一个普通职员家庭。两岁丧父,家境贫寒。在艰苦环境中成长的张钰哲自小就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成为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学生,并于1919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班。

  1919年的中国正处在风云变幻之际,在巴黎和会上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直接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张钰哲亲眼见证了这一伟大的历史事件,而五四运动中所表现出的爱国救亡、民主科学的精神,更是深深影响了张钰哲未来的人生。

  4年后,满腔热血的张钰哲到美国求学,踏上了科技报国的追梦之旅,但偶然间读到的一本天文科普读物改变了他的想法……

  在经过深思熟虑后,1925年,张钰哲转学到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开启了将为之奋斗终生的仰望星空之路。1926年本科毕业后,他留在芝加哥大学叶凯士天文台工作,同时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1928年的一个夜晚,张钰哲像往常一样进行小行星的观测工作,这时,一颗小行星出现在他的视野中。在与现有星表进行对照之后,这位26岁的年轻人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是一颗从未被发现的小行星!张钰哲强压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对这颗小行星继续跟进观察研究。是年11月22日,在经过连续的观测和精密的轨道计算后,他终于确定了这的确是一颗从未被发现的小行星。

  张钰哲的发现,很快得到国际行星中心的承认。按国际惯例,小行星的发现者拥有对该行星的命名权。似乎未经太多思考,张钰哲便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中华”(China),以献给亲爱的祖国。

  从此,这颗由中国人发现并被命名为“中华”的第1125号小行星将一首浪漫之歌在宇宙中唱响,这首浪漫之歌承载着中国人探索星空的冒险精神与发现者浓烈的爱国之情。

  1929年,张钰哲获得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博士学位后,拒绝了美国提供的优厚待遇,表明自己一心回国的愿望。是年秋天,甫一回国,张钰哲即受聘于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和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以下简称天文所)。从此,他以满腔的爱国热情投身于祖国的科学事业中。

日机轰炸下的悲壮凯歌

  张钰哲推算到1941年在中国境内将有一次日全食出现,这次日全食将从新疆开始,经过甘肃、陕西、湖北、江西,最后从福建北部入海。很快,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便证实了这一推测,同时认为这将是400年难遇的奇观,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观赏价值。这一重磅消息引起了多国天文学家的高度重视,纷纷表示计划来华观测。

  但因受到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影响,各国天文学家相继取消对这次日全食的观测计划。当时南京中央大学西迁重庆,天文所也迁至昆明。1941年,张钰哲受聘为天文所所长,只身前往昆明工作。抗战期间条件艰苦自不必说,还要时时担心日机的轰炸,但是张钰哲始终没有忘记这次日食观测工作,毕竟此前我国还从未使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过日食观测。如果能够成功完成这次任务,将极大振奋中国人的自信心,尤其对于身处抗日战争水深火热中的人民来说,对于日食的观测报道将是一个极大的心理慰藉。但他同时也知晓,在战火纷飞之际,穿越枪林弹雨的征程又是多么危险!

  为了祖国,为了科学,张钰哲坚定信心——他必须扛起这个责任!最终,张钰哲尽最大努力组织起了一个十余人的观测小组,由他担任此次观测行动的领头人。在经过自然因素、政治因素、战争因素等多方面的考虑后,观测小组将观测点确定在甘肃临洮。

  出发之前,用于观测的地平镜在转运途中被日寇炸毁,而临时从国外定制又赶不上既定的观测时间。无奈之下,张钰哲只好将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带来的摄影望远镜头取下,另安装一个木架,用黑布包裹起来代替镜筒,再以24英寸反光镜底片匣附于其后,拍摄日冕图像。1941年6月底,张钰哲率队出发,踏上了追逐日食的艰难征程。

  由于物资匮乏,他们一行只能挤在一辆破旧的军用卡车上。当时,中国正处在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日军出于种种考虑,并不打算让观测队顺利出行。7月7日中午,当卡车行至距重庆20公里的海棠溪路段时,日军的飞机毫不留情地从他们前方的天空飞来。紧要关头,张钰哲一行人急忙跳车,趴倒在旁边的一块农田上。刚刚趴倒,爆炸声就震得队员们几欲失聪。所幸,观测小队一行都没有受什么伤,仪器也保存完好,险之又险地逃过了这一劫。接下来的路途中,他们又多次遭到日机轰炸。所幸,苦心人天不负,他们于8月13日终于赶到了临洮。

  不能不说,这次日食观测恐怕是世界天文史上最为悲壮的一次。

  9月21日,日全食。从初亏到复原,张钰哲率队拍摄了200多张照片,并观测、捕捉到珍贵天文资料170多项。实况由重庆中央广播电台通过无线电波转播到世界各地。日全食过程持续了大约三分钟——但这三分钟是属于中国的,张钰哲代表中国天文学家和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现了他们仰望天空的执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让中国天文事业响彻寰宇

  抗日战争胜利后,天文所于1946年迁回南京紫金山。当时,由于战争的破坏,紫金山天文台一时难以开展工作。是年,张钰哲选择前往美国考察天文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紫金山天文台未来的发展做准备工作。然而,随着国内局势变化,有朋友劝张钰哲留在美国,美国的一些大学也纷纷向他伸出橄榄枝。张钰哲却斩钉截铁地拒绝了,他说:“中国古代有‘楚材晋用’的说法,我虽算不上‘楚材’,但也不甘心为‘晋’所用。”在导师樊比博教授的帮助下,张钰哲终于在1948年3月踏上了祖国大地。

  之后,张钰哲积极参加紫金山天文台的重建工作。1950年5月20日,张钰哲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台长,继续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里,他一直工作到1984年。

  经过近40年的观测研究,张钰哲开创的对小行星、彗星的观测和轨道计算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他领导的团队共拍摄小行星、彗星底片8600多张,获得有价值的精确位置数据9300多个;发现1000余颗新小行星并计算了它们的轨道,其中有100多颗小行星和3颗紫金山彗星获得了国际永久编号和命名权。

  1965年,张钰哲又率领相关人员参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的论证工作,研究解决卫星轨道的设计方案、地面观测网布局、最佳发射时刻的选择、跟踪观测和轨测预备方案,对“东方红”卫星的成功发射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钰哲的科研工作涉及小行星、彗星、日食、恒星天文、航天和天文学史等方面,先后发表论文、报告百余篇,出版专著、译作10本。为了表彰他的杰出贡献,美国哈佛大学天文台将他们在1976年10月23日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张钰哲星”。

  在六十多载“追星”生涯中,张钰哲心底一直有团光亮,那就是熠熠生辉的科学之光——这是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摘编自2021年5月6日《中国科学报》 吕传益 张希鹏/文)

凡本系统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系统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系统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精彩展示
入驻名人
  • 吕律

  • 林天东教授

  • 沈安良

  • 李扬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