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栏目

名人百科 专栏

历史

历史上的今天

加入我们

我要合作 入驻 微百科

《生活道——借物炼心》

作者:来源: 2021-01-08 10:47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想让自己在物质层面得到满足,精神层面丰富多彩,灵性层面得以回归;但在现实生活中,想法与现实总相差甚远,难以如愿。  物质'...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想让自己在物质层面得到满足,精神层面丰富多彩,灵性层面得以回归;但在现实生活中,想法与现实总相差甚远,难以如愿。

  物质层面可以用勤劳付出获得,精神层面可以自我调控,让自己的精神生活丰富多彩,但在灵性层面,不像物质层面靠体力付出可获得,也不像精神生活可以自我调控,灵性层面是无形无相,难以触摸,同时也难以表达清楚,象老子在《道德经》讲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讲出来的道已经不是道了,因为道本是无形无相,不可说,不可言,如说了已经不是真正的道。

  为什么?因为说了就有一相,即文字相,道本是一相也不留。那为什么要说?

  不说了更不明白,所以要引领,也只好“落草”。也许你会问,说了是“落草”,不说才是道,那你说出来的道已经不是道了,那不是道的东西你为什么要说?

  因为如不说你就更不明白“道”为何物?

  所以必须说,手指月,不一定到月,但能指明方向;路要靠自己走,方向可以引领,道要自己证;如不引领,方向错了,最大的努力也是白费。

  又如是,佛教释迦如来说法49年,最后说:“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

  为什么把最后一相否了,因为不把自己一相否了,那就成不了佛,因为佛是不留一相;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果说是自己说法,那就留文字相,文字相是为众生说法,那就留众生相,留众生相就成不了佛。为什么菩萨要留一相?

  因为要普度众生,这一相是众生相,所以菩萨也是有情众生,但是是“觉有情”,可凡夫是有情众生。

  所以,如按佛教层面讲,自觉是罗汉;自觉觉他是菩萨;觉性圆满是佛;这样讲大家能否听明白?

  所以,灵性层面的觉醒回归与物质、精神层面相差甚远,也是历代有识之士追求,奋发图强的终极目标。

  佛教有句话:“今生不将此身度,待将何日度此身。”出离轮回,唤醒本我,回归大我,是每一道众生的终极目标。

  有些人,为了让本我觉醒,让自我完成,让生命回归,专门离开红尘,到深山寺庙出家修行,目的只有一个,出离轮回;为什么不在红尘中修?

  因为还没找到一套好的功法可以让自己在红尘中修。

  在现实生活工作中,要想修行成就,是相当难的事,高不可攀,要想这辈子在生活工作中修行都不误,更加难上加难。

  为符合时代需求,与时俱进,本人从1998年百日闭关出来,经过22年实修实证,践行于日常生活、工作中,可在红尘中践行并可快速成就法门,生活道——借物炼心。

  此生活道不分宗派,不管你何种职业,有时间还是没有时间,有场地还是没有场地,有文化还是没有文化;不管你年纪大还是年龄小,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曾接触过何种宗派还是没有接触过宗派,皆可成就的法门。

  也许你不信,或者难以置信,不管你有何种怀疑,何种不理解,何种眼光看,今天你先静下心来,心平气和,心态放空归零,先吸收,然后品味;你用你自己敏锐的眼光判断一下,这功法是不是以上说的一样?

  如说的是符合以上说的,有道理,那么,你给你自己有一个选择的理由,如觉得没有道理,就笑而了之;如觉得不但有道理,而且正是你在苦苦寻求的功法,那么请你分享出去,去帮助更多的人,给自己累积福德资粮,自度度他,到生活道一起践行实修实证,今世共修共证共成就。

  下面讲一下生活道——借物炼心。

  生活道——借物炼心有二部分组成:

  一是日善;二是借物炼心。

  讲到日善,可能好多同修不一定完全了解其中之内涵,今在此与各位同修一起共同探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日善是一种布施,将自己的善心善行布施于众生,让众生得以安乐,同时也让自己的福慧得以增长,正所谓“自利利他”;日善要缘于无心,要真诚,不要为了贪图功德而求功德;不求功德功德无量,反求功德功德甚少;所以,要无相布施。

  那么为何要提倡每日一善呢?

  原因有二:一是让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能发起慈悲心——在修“德”;二是让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天天坚持不间断,在修恒,恒即是功夫——在修“功”。

  下面与各位进一步探究生活道日善与借物炼心的作用与好处。

  生活道借物炼心每日一善,是经过本人多年实践与积累而得出的经验与总结,也是本人在红尘中所见所闻所历炼得出的功法,与当今时代与时俱进。

  为什么要这样说?

  因为现在是信息经济大爆炸时代,对于在红尘中实修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在红尘中成就更是难上加难。

  原因如下:一是知识信息量太大;二是各种干扰太大,难以静下心来专修;三是古经典难以进入大脑深层次,让人难接受或听不懂,更难以落实内在的观修之苦。

  为适合时代的需求,又根据当今人工作繁忙特点,在此特创的一套简单、易学、易行,易实修的功法,今面世于大家。

  生活道——借物炼心日善看起来很不起眼,也很容易做,也不觉得有什么过人之处,平平常常,天天日善并没有多少损失,如按一天一元钱,一年才365元,相信多数人都能做到。

  但我今天要讲的是,一元钱只是表相,但在一元钱后面蕴藏着常人难以理解,难以置信的秘密,这秘密如一解开,可能会让所有人目瞪口呆,恍然大悟,原来生活道日善有如此大的功德,但又有如此简单,如此方便,又有如此殊胜,相信你会用“不可思议”四个字来赞叹!

  是真的吗?真的!

  我们知道,人的一切行为,都是追求快乐,逃离痛苦,如按修行简言之,人生最终目的是“离苦得乐”。

  这个“乐”不单单是我们平时讲的的快乐,平时讲的“乐”是快乐,那是一时性的乐,而今天讲的乐是“极乐”,极乐是在快乐的基础上恒定不变永恒的快乐,才叫极乐。

  极乐是天下众生四生六道皆在追求向往的终极目标,但在现实生活中,要追求今世能离苦得乐,简直是太难太难了,修行成就是多数人心目中高不可攀,看得到拿不到,有多少人想都不敢想,因为与现实太遥远。

  是的!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我们往往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一件事情难以达成,常常用一句话来比喻,叫“比登天还难”;讲的就是修行,出离轮回苦的确是件不容易的事,有多少人,多少年,多少世,甚至多少劫为一个方向努力,那就是出离轮回苦。

  做到了吗?聊聊无几,凤毛麟角;为什么没有出离?因为修行成就条件太多,光有想法,没有功法也不行;有功法,没有时间也不行;有时间,没有场地也不行;有场地,没有伴侣照顾饮食起居也不行;有伴侣,没有钱财也不行。

  一般修行就会想到“法,财,侣,地”四要素,一个不能少,但在现实生活中,要做到四要素的人,了了无几,如要做到四要素,那是要多少世多少劫修来的福报,才能做到四要素,才能让自己可以安下心来修。

  有多少人想修,均难以达到,望而却步,举步维艰,不是不想修,而是现实生活中让你不现实,因为有太多牵连,太多牵挂,上有老下有小,还要生存,解决了这个缺那个,总难以让自己安静下来修,世俗的人情世故,还是生活的方方面面缠绕太多,阻碍太大,静下心来修是一种奢侈,想都不敢去想,对不对?

  但我今天要讲的修行功法,生活道——借物炼心,非常之简单。

  此功法不需要专门的场地,也不需要专门为你送茶送饭照顾饮食起居的伴侣,也不需要很多钱财,更不需要学多少多少的法门,也不需要放弃工作,专门的时间来修;你只要按生活道简单步骤践行,不管你是有文化,还是没有文化;不管你曾是哪一个宗派,还是没有宗派;不管你修行有基础,还是没有基础;不管你是有时间,还是没有时间,这些都不重要。

  这里不分肤色,不分种族,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职位高低,不分国籍,不分宗派,也不分四生六道众生的哪一道,只要有心,真心想修,不脱离轨迹,想脱离轮回苦的,皆可修行成就的法门。

  这也是我经过22年实修实证得出的经验与总结。

  下面阐述下,用的术语可能在佛教方面引用会多一些,为什么不用基督教,伊斯兰教,道教,儒教等的比喻多一些呢?

  因为佛教相对比较符合修行内在的观修特点,同时讲得比较透彻;道教虽然也是中国本土教,但老子讲的法,相对少一些,五千言的《道德经》毕竟有限度,同时道教讲的是人与自然,人与自身多一些;儒教讲的人与人,人与社会多一些;佛教讲的是人与自心为主,修行的最终目的是回归本源,也就是人与自心关系,所以,以佛教多做引用。

  这里先分享一下每日一善,这每日一善,看起来每天一元钱,一年才365元,这365元钱对修行,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功德?

  好!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修行成就的三要素。

  佛教有四句话,什么叫佛教?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为佛教。”

  重点是在身、语、意处下手;如按三无漏学讲是“戒、定、慧”;不管何种层面分析,最终都归于“身、心、灵”;“身”成就靠的是什么?“心”成就靠的是什么?“灵”成就靠的是什么?

  如我们搞明白了,往身心灵处下手修,只要方向对,再加努力实修,迟早能到达目的地;如方向不对,那就南辕北辙了。

  现我们一起一一来分析。

  首先是每日一善的“财布施”,也就是在累积福德资粮。

  佛祖释迦牟尼曾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有一个国王,有五个王子,

  第一位王子是智慧第一;

  第二位王子是工巧第一;

  第三位王子是端正第一;

  第四位王子是精进第一;

  第五位王子是福德第一。

  这五位王子都认为自己是第一,都夸耀自己的长处。

  最后谁第一呢?

  佛告诉大家:当年智慧第一的王子,今世是舍利弗;当年工巧第一的王子,今世是阿那律;当年端正第一的王子,今世是阿难;当年精进第一的王子,今世是输轮是;当年福德第一,今世是我(指佛陀本人)。

  当年都以为自己的长处是第一,但你们今世都成了我的弟子,我福德第一。

  在没有听到这故事前,往往我们认为智慧第一可解脱,今智慧第一不如福德第一,因为智慧也是从福德中转化而来。

  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每日一善是不是给自己在累积福德资粮?

  如按“功德圆满”层面来讲,在修“德”;如按“身、心、灵”层面来讲,在修“心”;因为在施舍的财布施,显发自己内在本善的心,所以在修“心”。

  如按“戒、定、慧”三无漏学讲,在修“戒”,因为善心一发,百恶自灭,所谓一善可以消百恶就是这个道理。

  再者每日一善的“每日”,这个每日讲的是天天坚持,天天不间断,这个“不间断”就是在修一个恒定不变的心,也就是说,在修三无漏学戒定慧的“定”。

  如按“功德圆满”讲,在修“功”,这个功贵在坚持,伟大领袖毛泽东讲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所以这是功夫,有多少人简单的事情不愿意重复做;又有多少人把简单的修行搞成复杂,所以有三句话总结:“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做,你就是专家;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行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

  大道至简,功到自成,自然归源;所以,在功德圆满层面讲,在修“功。”

  如按“身、心、灵”层面讲,在修“身”,因在修恒定的践行。

  最后我们再来看生活道借物炼心在修什么?“借物炼心”在修身心灵三层面的其中一个——“灵”,在修“灵”;如按“戒定慧”三无漏学层面讲,在修“慧”;如按“功德圆满”层面讲,在修觉性的“圆满”。为什么说在修“灵”、在修“慧”、在修“圆满”?

  现分析如下。

  借物炼心是一套功法,这功法是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祖释迦如来所创的“四念住”(注:四念住也叫四念处,也叫内观禅,是一种观修法门;具体是:心念住,法念住,身念住,受念住。)基础上更作升华和改进,此功法与时俱进,却不离“四念住”功法之核心,更适合当今时代实修践行的法门。

  此法门不分宗教派别,也不分种族肤色,也不分年老年幼,也不分四生六道的哪一道,只要有心想修,掌握方法,用心去修,持之以恒,皆可出离轮回苦的法门。

  这里没有“师父”,更没有上下级关系,只有引领者,善知识,只要你方法得当,都能唤醒你自己内在的“师父”,我章老师只不过是开始的引领者,如果你觉得讲的有道理,你尊之爱之行之,相信有一天你会功到自然成之。

  下面就讲一下借物炼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功法?

  借物炼心——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以自身的动作为提醒点,觉知我们自身的动作提醒每一个念头,从而触动我们的大脑思维,使我们的大脑思维想过去时,觉知自己;想现在时,觉知自己;想未来时,也觉知自己。让念头出来,去觉知,观照念头,让念头出来,观照后消融,时放当下;做到“看见,不成为”;三心不得。

  这个“看见”不单是眼睛看见,而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的觉知;“不成为”讲的是不被境所转,如转了就成凡夫。

  让念头越多越好,做到看见念头,而不成为念头的主人,如成为了就是凡夫,念头来了——知道;念头去了——知道;好的念头来了——知道;好的念头去了——知道;坏的念头来了——知道;坏的念头去了——知道;一概不理。

  做到“佛来佛斩,魔来魔斩”;这个“佛”讲的是好的念头;这个“魔”讲的是坏的念头。往往好多人把好的念头沉迷着不放,坏的念头躲避,这些都是不如法的,让念头不断涌现,只观照,而不成为,让念头从第八阿赖耶识的藏识中不断涌显出来;做到看见,而不成为——即“消业”;我们往往以为消业是拿着供品与金钱到寺庙是消业,那不是消业,那是为自己后世累积福报。

  看念头,观照念头,让念头消融才是真正的消业。也就是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叫“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个屠刀就是念头,而不是做了坏事,从此金盘洗手不做坏事了,叫放下屠刀,那就理解错了。

  这念头才是我们生生死死轮回的根,当有一天观照到念头越来越少,不断觉知自己,时放当下,像似雾见阳光,消融、消融、消融到一天看见几个念头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已离我们内在的“师父”很近了,这个师父就是自己内在的本源,内在自然而然会升起法喜,安乐,自然涌在心头。

  为什么会法喜?

  因为人的本源本是法喜充满的法乐,越靠得近,自然越法喜,越安乐。

  但这个法喜不代表“能”与“所”已经脱落,还没得到恒定,只是达到见悟而已,这个乐是有波动性的。

  当“能与“所”脱落才可恒定,当到某一个契机点,棒或呵还是自己某一契机,让“能”与“所”脱落,也就是识心死,真心显,在禅宗常讲的一句话:“若想人不死,先死一个人”,这个先死一个人,讲的是识心,讲的是“所”,识心不死,真心不显。

  当“能”与“所”脱落,像似一根拉紧的绳子中间一刀,不再连接,瞬间心光顿发,所见之物处处法王身,你即是我,我即是你——即“开悟”,而在从中解脱出来的法门。

  (注:此法门建议面授,把理搞明白,同时当面指导,这样践行于日常生活工作中,更如法。

  面授最好几次,相当于调琴,要把新的琴音调正确,要三、五次,弹弹调调,弹弹调调,正确了,践行于日常生活工作中,方向对,成就是迟早的事。)

  借物炼心分七个阶段;

  第一阶段:看见念头,看见一切事物,心触及到的一切事物的变化无常。

  第二阶段:能看见内在的贪、嗔、痴和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第三阶段:看见烦恼,渴爱,执取,业。当我们看见这些现象时,内心的压力越来越少。

  今先讲前三个阶段,以后实修有缘的同修可面对面进一步探讨与学习。

  这借物炼心就是解决“三无漏学”的“慧”;在“身心灵”层面讲,解决“灵”;在“功德圆满”层面讲,解决“圆满”。

  所以今天讲的生活道借物炼心与日善,我们重新回顾一下。

  日善的财布施,解决功德圆满层面的“德”;身心灵层面的“心”;三无漏学戒定慧层面的“戒”。

  日善的坚持不间断,解决三无漏学戒定慧的“定”;身心灵层面的“身”;功德圆满层面的“功”。

  借物炼心解决三无漏学戒定慧的“慧”;身心灵层面的“灵”;功德圆满层面的“圆满”。

  所以,生活道借物炼心日善,不分种族,不分宗派,不分肤色,不分国籍,不分职务,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不分忙与闲,不分四生六道众生,只要你有心,人人皆可修,人人皆可学,人人皆可易操作,真正做到简单易学易行易教易复制的功法,真正做到“大道至简”。

  望各界有缘人见此内容先从每日一善做起,累积福德资粮与定功,然后借物炼心践行,相信你定能功到自成,福慧双修,功德圆满。

  最后用一偈与大家共勉:

  有缘来下种,

  有地果自生;

  无缘也无种,

  无种也无生。

  ——元归——

凡本系统转载其他媒体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系统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系统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精彩展示
入驻名人
  • 吕律

  • 张艺谋导演

  • 习近平主席

  • 袁隆平

  • 何镜堂

  • 星云大师

  • 马云

  • 岳成律师

  • 范曾